
“寒夜客来茶当酒,竹炉汤沸火初红”,杜耒的这句名诗,赋予了中式茶生活具象的暖色。而这份暖色跨越千年时光,成了时下当代人的解压良方——不必等客至,闲时自烹茶,烫杯的热气、投茶的轻响、注水的涟漪,伴着渐浓的茶香,足以抚平一整天的忙碌与浮躁。
不少茶友都爱囤茶,却常常会因为忙碌忽略时间,直到想起时才发现家里的茶叶原封未动就过了保质期。
那么,没拆封的茶叶究竟是该留还是该扔呢?
今天,明道就来聊聊过期茶叶的“饮用真相”。
一、先辨茶类:茶叶各有“保鲜期”,不是所有茶都越陈越香
正如《茶经》所强调:“茶之出,在乎天时地利,藏之法,亦关乎其性。”
工艺上的千差万别,会直接造就不同茶类间保质期的巨大差异。
展开剩余85%▼明道明前龙井:绿茶未经发酵,保留了鲜叶的清鲜与活性,最怕氧化和受潮。正常存放下保质期为1-2年;如果放入冰箱冷藏,没有拆封的明道绿茶即使过了保质期1-2个月,仍然可以饮用,但茶汤的鲜爽会略有下降,叶底的嫩绿光泽也会稍有减损,少了几分“春茶贵如金”的鲜活。
▼明道正山小种:全发酵的红茶性子更“稳”,常规保质期1-2年;如果是特级正山小种,由于其原料细嫩、密封性强,保质期可延至3年。就算是过了期,只要未拆封、无受潮,冲泡后,茶汤仍然会呈现出橙红透亮的质感,只是甜度会略淡,少了一些新鲜红茶的“蜜糖感”,用来煮奶茶或搭配点心,倒是不错的选择。
▼明道武夷岩茶:半发酵的乌龙茶可是“藏茶界”的优等生,像明道大红袍、肉桂这样的情况,存放2年,不仅不会过期,反而还会让岩韵变得更加醇厚,也就是所谓的“隔年陈茶更显香”;而明道武夷水仙则自带温润的兰花香和木质调,经过2-3年的合理存放,不仅不会失香,反而还能褪去原本的青涩感,让茶汤更为绵柔顺滑。所谓“陈水仙藏出温润魂”,岩茶越陈,其实越能品出其品种特有的醇厚底蕴。
▼明道白茶(如白毫银针、寿眉):白茶素有“一年为茶,三年为药,七年为宝”的说法,明道白茶选用福建福鼎核心产区原料,采用“日光萎凋+自然干燥”工艺,以三层棉纸密封包装,利于后期转化。未拆封的明道白茶,只要存放在干燥、无异味的环境中,即便过了标注的“3年保质期”,也会随着时间沉淀出枣香、药香,茶汤从浅杏黄转为琥珀色,口感愈发温润。清代《闽小记》中记载的“白毫银针,产太姥山鸿雪洞,其性寒凉,功同犀角”,指的便是陈化后的白茶,可见其价值的确随时间呈递增态势。
▼明道黑茶(如普洱熟茶):全发酵的黑茶是“越陈越醇”的代表,明道普洱熟茶采用紧压饼包装,经过渥堆发酵后,茶性温和,适合长期存放。未拆封的明道普洱熟茶,标注保质期通常为5年,但实际上,如果能在通风、干燥、无异味的环境下存放10-15年,茶汤会变得红浓透亮,彼时,陈香和木香交织,口感绵滑,没有堆味。
二、关键判断:过期茶叶能不能喝?看这3个信号
茶叶的保质期其实只是参考,茶叶到底坏没坏,才是应该重视的问题。不管茶叶拆没拆封,只要出现下面这3种情况,再贵也不能喝了:
▼茶汤浑浊变色:正常的茶叶,茶汤通透明亮,绿茶浅绿、红茶橙红、白茶杏黄、黑茶红浓。如果泡完茶后,茶汤变得深沉浑浊,甚至飘着絮状物,说明茶叶已经氧化坏了,里面的物质变质了,不能喝。
▼香味里混着怪味:茶叶吸味,虽然茶叶一般是密封包装,但如果没储存好(比如挨着冰箱里的怪味、衣柜里的樟脑丸),就算没有拆封,也可能会吸上怪味。如果闻着有霉味、油腥味、樟脑味,或者茶香刺鼻沉闷,有股陈腐的味道,那就是茶叶被污染了,不能再喝。
▼茶叶受潮长霉:正常的茶叶干燥、脆硬,用手一捏就碎。以明道白毫银针为例,芽头干爽,一折就断;红茶条索紧结,摸起来手感很干。如果茶叶变得湿软、捏着发潮,或者表面长了白色或绿色的霉点,哪怕只有一点点霉斑,也不能喝了,霉菌产生的有害物质会有害身体健康。
三、藏茶技巧:延长茶叶“赏味期”,记牢这3个方法
想让茶叶一直保持在好状态,让白茶、黑茶越存越香、越存越有价值,那么选对藏茶方法就是关键了。在大方向上,记得避开“高温、高湿、有异味”这三类敏感环境,其余的注意事项,可以参考明道下面的嘱托:
1. 按茶类分开储存:绿茶、花茶怕热,最好放进冰箱冷藏,记得用密封袋或保鲜盒装好,避免同其他食物串味;红茶、乌龙茶没那么娇气,放置在常温阴凉处即可,可以用锡罐或陶瓷罐密封;白茶、黑茶特殊一些,储存时需要透气,可以用棉纸包好放进陶罐,摆到通风干燥的书架或茶柜,偶尔通通风。
2. 避免经常翻动茶叶:拿明道白茶、黑茶来说,如果想存出好味道,首先需要稳定的环境。经常打开包装,容易让茶叶接触到空气和潮气,会导致茶叶过快氧化或受潮。建议每次取完茶,就马上把包装封好,减少茶叶和外界的接触。
3. 离有味道的东西远一点:放茶的柜子、罐子,不要靠近厨房和卫生间,也不要和香水、化妆品放在一起。茶叶吸味,一旦沾染了别的味道,就再也去不掉了,喝起来口感和品质都会变差。
古人云:“春共山中采,香宜竹里煎”,茶的价值从不受限于保质期的长短,更多在于我们和它相处时的那份态度。
如果在家里翻出了没拆封的过期茶叶,千万不要忙着扔掉,先分清茶类、弄清楚茶叶的状态,如果茶叶保存完好,没有受潮变质,可以试着煮一壶尝尝,或许会有让你惊奇的收获;如果发现茶叶已经变质,也不要因此而惋惜,及时处理才是对自身健康负责的做法。
发布于:上海市金多多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